宝宝上幼儿园快半个月了,感觉一切都慢慢不如正轨了,有时候去接宝宝放学,宝宝都是开开心心地,还笑着说,第二天还要去幼儿园。
但让宝妈意想不到的是,第二天早上起来,带宝宝去幼儿园,宝宝又开始哭闹,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呢?这是为什么呢?
难道是宝宝还小,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么?可能到了这里,很多父母就会疑惑,是否应该继续送宝宝去幼儿园,还是等一段时间,等宝宝大一些在送宝宝去幼儿园。
可能如果真的就这么做了,那么可能会延长宝宝适应幼儿园的时间,你知道么?
宝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是因为在宝宝身上依旧存在着分离焦虑。
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宝宝与父母亲人分别时,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,进而导致宝宝产生担心、害怕、悲伤的心理。分离焦虑一般发生在学龄前的宝宝身上。
最开始的表现是嚎啕大哭,想以此获得父母的同情与可怜,不让自己离开父母;随后父母态度坚决,依旧送孩子去幼儿园,宝宝则会出现持续哭泣,不愿理踩他人,表情迟钝等表现;到了最后则是宝宝勉强接受老师的照料,与同学玩耍,该吃吃,该睡睡,看见父母该哭依旧哭的情况。
分离焦虑,是每一个上幼儿园的宝宝都会经历的,父母一定要摆正心态,冷静分析与判断。才能更好地判断是否应该继续送孩子去幼儿园。如果孩子身上有着这两个方面的表现,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继续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的。
第一种表现:前一天说愿意去幼儿园,第二天却反悔了
就比如,文章开头所说的情况。宝宝前一天放学还开开心心的,还笑着说第二天还要去幼儿园的,但是到了第二天上学的时候,却反悔了,又开始哭闹不愿意去幼儿园。
这个阶段的宝宝,其实已经处在了分离焦虑的最后一个阶段,上学的时候,依旧哭闹,但是到了学校依旧能够玩得很开心。
如果你家宝宝是这样的情况,那么父母们请别过分担心和忧虑了,继续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吧,再坚持一段时间,孩子就不回哭闹了。
第二种表现:在幼儿园正常生活,虽然经常哭闹,却很少生病
每个孩子对幼儿园的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,这与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教育都是有着一定关系的。
如果孩子太小,送孩子去幼儿园,父母则是为了早上工作,完全将幼儿园当成了托儿所,如果孩子离开父母后,每天以泪洗面,吃不下饭,也睡不好觉,精神状态都跟着变差了,还经常生病的话,那么父母最好别逼着孩子去幼儿园了,等孩子大一些,再送孩子去幼儿园吧!
如果孩子已经3岁了,并且也经常喝其他小朋友玩,虽然每次上学都会哭闹一阵,但是到了班上就不会再哭了,吃饭睡觉都很正常,并且还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,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。虽然偶尔也会哭泣,但一定都还好,孩子也没有因此而精神状态变差,经常生病的话,那么完全是可以继续送孩子去幼儿园的。
如果孩子有以上两种表现,那么说明孩子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了,只是因为依旧存在着分离焦虑而哭泣,这需要的是父母的多多安抚与鼓励,以及时间的磨砺。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应该放平心态,认可孩子的情绪,好好反复,改送的还是继续送,要不了多久孩子就会适应幼儿园生活的。
发布于:四川